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
分类:合同文书 时间:(2022-05-21 19:32) 点击:544 |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出处】耶林《法律的目的》 【释义】这句话主要阐述了法律与道德关系的一种模式,即耶律内克和耶林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说,该学说认为,法律与道德在某些方面重合,法律与一个社会低层次的道德——该社会中最起码的道德——基本同一,法是实现这种道德要求的必不可少的强制性手段和衡量质疑道德要求的具体标准。 【引用】 1、(2019)粤06行终362号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上诉人在其办公区域的厕所内放置偷拍设备偷拍女性的行为,已违反治安管理的相关法律,即最低限度的社会道德亦未能遵守,而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特殊职业群体,其“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要求显然要高于普通公民,而上诉人的行为已构成违法,当然亦违反其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2、(2020)粤01民终7711号 本案诉讼请求的鸡蛋购买款29.8元与赔偿款1000元之间存在33.56倍的差距,如果诉讼请求成立,胜诉者将获得高达3356%的收益。“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排除购买者购买保质期内鸡蛋待过期后购置同款保质期内鸡蛋以“张冠李戴”的方式提起索赔的道德风险,是本案确定上述举证责任及“高度盖然性”证据标准的基础,也是法律逻辑和日常经验法则的必然要求。 3、(2015)沈中民一终字第02265号 本院认为:本案是兄弟姊妹之间因分配父母的遗产和丧葬费、抚恤金等财产存在矛盾,而引发的财产权纠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义轻利、仗义疏财,历来是华夏儿女崇尚的美好情操。兄弟之间因财产纠纷对簿公堂对于九泉之下的父母来说难言孝道,对成长中的子孙而言亦不属良好垂范。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再完美无缺的法律亦无法扼制人类情感和精神上的缺憾。不该发生的纠纷,因兄弟姊妹之间不断加深的误解和日渐远去的宽容而使兄弟姊妹隙于墙内,但伤害却不仅仅是当事者本人。 ——法谚是民间关于法律的谚语,是民间形象生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法律熟语。其具有大众化、通俗化、普及化的特点,是古往今来人们对于法律最直观、最朴素的认识,但同时也是法律最为人知、最高精华之所在。即使一些法谚已经流传百余年,但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作为法律人辩明法理的依据,出现在裁判文书或著作中。 杜威法律公社 作者青法平台
该文章已同步到:
|